一次性内裤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便捷用品,在旅行、产后、经期等特殊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挑选安全、卫生的一次性内裤?
一次性内裤的生产并非简单加工,而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工序。首先是原料选择,常见材质包括纯棉、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乙烯和聚丙烯等。不同材质的特性直接影响产品的透气性、吸湿性和穿着体验。原料选定后,通过织造成型形成内裤的基本结构,随后进入关键的消毒灭菌环节。目前多数产品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工艺,能有效杀灭微生物,但需严格控制残留量。最后,经密封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洁净状态。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内裤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那么该如何挑选一款安全又卫生的一次性内裤呢?下面4点很重要:
1.看准消毒/灭菌方式
一次性内裤作为一次性产品,原料和包装都要无毒无害,产品需经过有效消毒灭菌。一次性内裤主要消毒灭菌方式有:EO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电离辐射灭菌等。如果产品说明上模糊了消毒方式,或只采用简单的消毒方式如紫外线消毒,则不建议购买。
2.执行这两种国家标准或团体标准
判断产品是否达标,就看产品有没有执行「卫生标准」和「安全技术类别」。执行这两个标准的产品一般会直接标注在外包装上。
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一次性内裤的卫生标准应该符合该要求(新版标准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在检测指标上更加全面,对产品的卫生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其安全类别至少应满足B类要求。
此外,目前一次性内裤已经有可以直接依据的团体标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发布的T/CTES 1020—2019《一次性内裤》相比国家标准GB 15979—2002和GB 18401—2010针对性更强,要求也更高,也可放心选择按此团体标准执行的一次性内裤产品,品质与安全性有保证。
检测报告也是验证产品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应具备CMA、CNAS认证的检测报告,重点关注环氧乙烷残留、微生物指标、pH值等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团标。
3.认准纯棉
影响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材质了,目前市面上一次性内裤的材质类型主要有纯棉、棉与化纤混合等类型。纯棉材质更加柔软亲肤、吸湿吸汗,舒适性好且更环保。
4.认准针织
从纺织结构来看,一次性内裤主要分为针织布和非织造布,它们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非织造布常应用于卫生棉、纸尿裤等一次性用品。相比针织产品而言,非织造布产品耐久性差,缺乏弹性,舒适度欠佳,容易导致私处潮湿闷热滋生细菌。选购时尽量选择针织布产品,纱线之间有缝隙,摸起来有纯棉的质感。其次,使用针织工艺,还能让一次性内裤更有弹性、更贴身一些。(重要的是!剪裁上更不容易卡屁缝儿,用力拉拽也不容易出现破洞的尴尬场面~)
使用禁忌:勿重复穿着,避免长期使用。一次性内裤设计初衷为单次使用,水洗后不仅会导致纤维结构破坏、舒适度下降,还可能使抗菌涂层失效,增加健康风险。因此,不建议清洗后重复穿着。长期穿着一次性内裤同样不可取。不当材质可能诱发皮肤问题,如外阴炎、湿疹等;大量使用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建议仅在旅行、医疗恢复期等特殊场景短期使用,日常生活中仍应以可重复穿着的纯棉内裤为主,并注意及时更换和正确清洗,以维护私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