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国中东部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未来一周,高温将陆续覆盖华北南部、黄淮至江南、华南大片区域,且强度加强,部分地区高温天天可见,暑热或贯穿全天。
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5个风险等级: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其分级标准是根据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设定的。该产品不再用全国统一的阈值来衡量各地的风险级别,能够体现区域性特征,将为各地区公众做好高温健康风险防范提供指导。
从首次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看,7月2日20时至3日20时:
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及内蒙古、新疆等地高温健康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建议大家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保持室内凉爽,及时补充水分,外出穿轻便宽松衣物,减少户外剧烈活动。
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橙色预警),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体温较高时可用冷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
持久的高温高湿,对身体健康会带来威胁,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高温健康风险极高(红色预警)的区域主要出现在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建议当地公众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不适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中央气象台7月3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7月3日白天,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南部、重庆、华南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和西南部、河南大部、安徽、江苏、重庆大部、湖北东南部和西部、湖南北部、江西大部、浙江中西部、福建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浙江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等地局地可达40℃以上。
遭遇高温天气,如何做好防暑措施?
哪些错误要避免?
这份防暑攻略,你要知道!
面对高温“烤”验
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物品要注意“防暑降温”↓↓↓
综合来源:应急管理部、中央气象台、央视新闻等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