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求助信息
引起广泛关注
这位家长透露,其带5岁女儿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6月23日住进医院后出现抽搐,随后昏迷不醒,并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6月27日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情况非常危急。
网友发帖自述女儿病情 小红书截图
阿米巴病原
又被称为“食脑虫”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原体?
为何如此凶险?
夏天玩水应该如何避免感染?
什么是“食脑虫”?“食脑虫”是指阿米巴原虫(变形虫“Amoeba”的中文译音),它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有多个分支,其中较易致病的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和巴氏阿米巴。发文求助的家长,其女儿即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
阿米巴原虫感染主要分为皮肤感染和颅脑感染。通常来说,阿米巴原虫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
一种是通过农业工作。一些农民在田野里劳作时,寄生虫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感染后皮肤会出现红斑、难以治愈,可以通过皮肤活检的方式检测阿米巴原虫。如果感染时间过长,寄生虫进入颅脑组织,治愈率会大大降低。
食脑虫通常通过鼻腔进入大脑,引起脑实质损害
另一种是在江河、水塘中游泳或用被污染的水源冲洗鼻腔时,寄生虫可从鼻腔进入人脑,迅速繁殖,引起脑部炎症等。
医生表示,在中国,“食脑虫”(感染)属于罕见事件,感染概率极低,但感染者中多见幼儿、青少年群体。如果得了这种疾病,一旦(虫体)进脑,病死率很高,发病后病情常在一周内迅速恶化。
病死率极高,易误诊公开资料显示,一旦感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病死率高达98%。
这种疾病早期易被误诊,起初患者只是“发烧+头痛”,不少人会被按普通病毒性脑膜炎或细菌感染等疾病处理,等真相大白时已错过最佳窗口。
鼻腔被温暖的淡水猛冲,是最典型的感染途径。如果在“温暖淡水呛鼻”后一两周内,出现高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脖僵硬,甚至很快意识模糊,务必立刻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我最近在哪个水域把水呛进鼻子了”,以便对有关水域水质进行检测,进一步确认病因。
目前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式,效果如何?国内亦有抢救成功的报道,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通过多种药物联合作用、控制颅内压等手段挽救患者生命,关键还是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预防"食脑虫"感染?尽量不要在不干净的河水里游泳。除了阿米巴原虫,不干净的水体中可能还有曼氏裂头蚴、线虫等寄生虫,人们在水中游泳时,难免会呛水,这个时候,寄生虫就有可能从鼻腔进入人体。
游泳最好去定期消毒的游泳池或水上乐园,还要戴好泳镜和鼻夹。不要踢水下的沉积物,以避免变形虫分散进入水中。
玩水后,可以马上用瓶装水清洗鼻腔,回家后最好再用煮沸过的温开水清洗一次。鼻炎患者日常清洗鼻腔时,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要用煮沸的水做成生理盐水,洗鼻壶等工具也要清洗、消毒。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皮肤有伤口时要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对于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要严格遵循正确的佩戴和清洗方法,保持隐形眼镜的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