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图方便或缺乏正确的食品储存知识,会将生的食材和熟食随意混放在一起。无论是在冰箱里,还是厨房台面等储存空间,这种行为看似寻常,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首先是交叉感染。
生的食物,尤其是生肉、生海鲜和生禽蛋类,表面往往携带大量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以生鸡肉为例,它是沙门氏菌的常见宿主,每克生鸡肉中可能含有数以万计的沙门氏菌。当生鸡肉与熟食,比如已经切好的凉拌菜、面包等混放在一起时,生鸡肉表面的细菌会通过接触、汁液渗透等方式污染熟食。
即使熟食原本是安全的,但一旦被生食物携带的细菌污染,这些细菌就会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快速繁殖。当人们食用了这些被污染的熟食后,就极有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
其次是寄生虫感染。
除了细菌,生食物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和寄生虫卵。像淡水鱼、虾、螺等水生生物,容易感染肝吸虫、肺吸虫等寄生虫。如果生的鱼虾与熟食混放,寄生虫或虫卵可能附着在熟食上。
当人们误食含有寄生虫或虫卵的熟食后,寄生虫会在人体肠道内寄生,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再者会造成营养流失,影响食物品质。
生熟食物混放不仅会带来健康风险,还会影响食物的营养成分。生食物释放的水分和气体,会改变熟食的储存环境。例如,生蔬菜在储存过程中会释放乙烯气体,这种气体能加速其他食物的成熟和腐烂。当熟水果与产生乙烯的生蔬菜混放时,熟水果会加速变质,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同时,生食物的气味也会污染熟食。像生海鲜的腥味、大蒜洋葱等刺激性气味的生食材,会使熟食吸附异味,影响食用体验。原本美味可口的熟食,可能因为与有异味的生食物混放,变得难以下咽。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