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谚语有其局限性 勿以偏概全

关注
私信
1
收藏
分享

天气谚语有其局限性 勿以偏概全

2年前 · 大众科普

“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这则谚语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但并不是所有天气谚语都是这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谚语的地域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其准确度已经无法与现代的监测水平和预报能力相比。那么,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天气谚语还有用吗?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采访中央气象台(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涛,一起来聊聊有关天气谚语的那些事。

古代天气谚语局限性多 不能以偏概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暮胭脂红,无雨也有风”,这些有关“霞”的谚语,是古人观天象得知天气情况的例证。这些天气谚语中,隐藏的是怎样的科学依据?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也可表述为“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或“朝出红云落晚雨,晚出红云晒崩天”。这些谚语通过观察云朵和天空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天气,描述的是西风带系统背景下,降雨天气系统自西向东移动的情形。朝霞,一般意味着西边有降雨天气系统移近而将有雨;晚霞,则是降雨天气系统已出本地去到东边,降雨结束将晴。但这种经验在东风带系统影响下就可能完全逆转。

“日暮胭脂红,无雨也有风”,体现完全不同的天气现象。日暮胭脂红与晚霞这两种描述,实际上可能是一种气象条件,却得出了矛盾的结果,这恰恰反映了天气的复杂性和谚语的局限性。可见,谚语离开其所在语境特别是所针对的环境,所涵盖的意义就完全不同。

“朝出晒杀,暮出濯杀”,这则谚语常被想当然地理解为云霞。这句谚语来源于《田家五行》中的“草屋久雨,菌生其上,朝出晴,暮出雨,谚云:朝出晒杀,暮出濯杀”。它体现的是菌类的“智慧感知”,即:早晨长出来,预示晴天;晚上长出来,预示雨天。“谚语往往具有语句之外的局限性,当其流传超出原本既定俗成的区域时,就出现了超范围使用的状况,这会让很多谚语力所不能及。”张涛说。

类谚语词句体验感足 杜绝调侃与戏谑

重度雾霾之下,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调侃雾霾的话语,比如2015年圣诞节期间流行“霾rry咳rismas”,又如“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十面‘霾’伏”等。这些都是雾霾出现时,人们对自然现象表现出的无奈之举。这些类谚语,没有古代天气谚语的押韵、对仗,但同样是用朴素、简单的词句,表达人们对天气的感受。

每到夏天,总会有那么几条有关温度的类谚语,如“引擎盖上煎鸡蛋”,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此时,人们总会问气象预报真的准确吗?张涛表示:“气温和温度是两个概念,气温的测量是在不能被太阳直接晒到的百叶箱中进行,天气预报报的是基于此测量出来的基准气温。而温度却是人另外一种感受。”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实际上是红外线热辐射的积累,而非实际气温。人体跟土壤、水泥等材料一样,接受的热辐射在身上积累,皮肤温度就会高过平时呆在阴凉处的体温。因此,大家感知的“气温”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千差万别,只能说是你以为温度这么高,其实只是你自己所处的环境温度高。但基准温度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气象预报来说,必须报的是基准温度。

谚语源于生活 更要回归生活

“春风踏脚报”告诉人们春季天气多变,时效只在眨眼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雷,十里不一样的雨”,体现出人们对天气空间尺度的认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体现了不同气候区的物候差异规律等。天气谚语是因为人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气象习性,了解作物与气候的适应性等的过程而产生。这些源自于生活的天气谚语,记录下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

谚语在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中“韵语化”,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天气谚语的局限性,导致了认知偏差,也间接成为谣言的“温床”。在科普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谚语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多加引导,让大家辩证看待谚语,科学利用谚语,同时也创作出更新更科学的天气谚语。(孙茜)

热门评论

0/200 (至少8个字)
本文知识看懂了吗?快来一起讨论吧~
刚刚
©2024 小科普 京ICP备20013549号 举报邮箱: admin@xiaoke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