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后,心理问题不能忽视
今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大暴雨导致上千公顷农作物受灾,数十万间房屋倒塌,上千万人生活被影响。 现在,洪水已经退去,但洪灾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却没有消退。 河南暴雨现场 (图片来源:微博@平安中原)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心理问题不能忽视。 只有了解更多心理卫生知识,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甚至他人。 需要强调的是,灾害发生后,一些个体的心理问题有延迟性,在早期不容…...科普中国
- 47
面对校园暴力家长反应很重要,尽量做好3件事
王欣欣是大一的新生,她来咨询的原因是因为人际关系困扰。心理咨询师了解到,原来王欣欣所谓的人际关系不好,是她和她寝室的室友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从开始的双方的争论发展为王欣欣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对方依旧不依不饶甚至扇耳光,还说这个事情只是开始,让她小心。这个案例不禁让我想起了关于校园暴力的电影,如《少年的你》、《让悲伤逆流成河》等。 近些年,校园暴力事件不断的被曝光,不禁让我们震惊,小小年纪的他们为什么…...科普中国
- 49
疫情致郁如何治愈?职场人士焦虑如何缓解?心理学家解答来了
近年来,我国居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焦虑情绪?怎样才能缓解这类负面情绪呢?对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樊富珉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针对受疫情影响群体、青少年群体、老年群体以及职场人士,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向公众进行了专业的科普讲解。…...科普中国
- 60
青春期焦虑抑郁有什么特点?出现心理问题该这样治疗
8月11日上午10时,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人民网科普中国乐享健康承办的“青少年生理知识公开课”活动在线开播。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彭国球以《正确面对青春期抑郁》为题进行分享,在线回答观众问题,科普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疾病时该如何做以及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如何判断情绪是否正常? 彭国球表示,人的情绪分为正向和负向,应该以正向情绪为主,负向情绪不能太多。…...科普中国
- 71
毕业后仍会梦到高考?4招帮你走出心理困境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为之所付出的拼搏和努力是青春的见证。有些人高考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心态失常,但是能迅速调整好,然而还有一些人,高考对他们的心理产生的影响将持续更长时间。他们在高考多年以后依旧会不断地梦到备考和赴考的情景,产生遗憾、焦虑甚至痛苦的情绪。这种症状因何产生?又该如何处理呢? 高考场景或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 专家指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共同的经验会储存在潜意识中,成为一种集…...科普中国
- 51
高考后如何调整心态?8个舒心锦囊请收好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埋首苦读多年的学子们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伴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结束铃声的敲响,过往十余年积累的课业任务似乎瞬间消失。走出考场的学生们卸下心头重担,商场、电影院、餐厅成为了他们释放青春的场所。但是,有些学生疯狂消费、过度玩耍,有些学生则终日焦虑考试成绩。这些在高考后出现的心态失常现象由何种因素引发,该如何调整干预呢? 心态失常来源于内外转变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高考的结束意味着人生…...科普中国
- 41
三胎生育政策来了!如何守护头胎孩子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为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很多年轻人可能正在准备生育二胎和三胎,无论是生二胎还是三胎的父母,您知道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我们要如何守护头胎孩子的身心健康吗? 自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以来,很多学者做了关于生育二胎的家庭一胎的心理健康、二胎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调查研究表明,二孩出生前,头胎处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科普中国
- 61
高考第一天结束需要做什么?3个调整方法为考生加油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但是很多考生可能已经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焦虑、疲惫等心理状态。考试尚未结束,如何快速调整心态?3个调整方法,帮你顺利完成考试。 1、适当屏蔽外界声音,建立内在自信 第一天考试结束,网上会有很多关于考题的讨论,不论自己感觉考得如何,都无需再关注相关信息,包括不要与其他同学核对有关试题的答案。已经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考生需要更多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考生家长也不要询问孩子白天考试的情况,…...科普中国
- 56
产后抑郁≠娇气 发现问题要及时干预
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新手妈妈成为今天的焦点。在鼓励她们母乳喂养宝宝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一些新手宝妈会因角色转变,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焦虑抑郁治疗中心主任张川江介绍,临床显示,约有50%到85%的产妇会出现产后精神不良,其中10%到15%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 张川江介绍,产后抑郁一般是指产后6周内抑郁发作,尤其是产后2周内发生的不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临床表现主要…...科普中国
- 45
游戏防沉迷系统,防不住的是什么?
技术不断升级,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仍未解 游戏防沉迷系统, 防不住的是什么? 除了“事后补救”,更应该重视的,是“事前预防”。合理、适度游戏,从游戏中享受快乐而不被游戏所奴役,所需要的正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提到的“网络素养”。 “这个关你啥事,在这装什么大善人?我就要求解决这么点问题。钱你们不给退,还担心孩子成长问题?” “我非常感动的是,你不但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也给我们说了关于教育孩子(的事情…...科普中国
- 65
恐高症就是“胆子小”
流言: 无论你是不是爬山爱好者,也许都会发现,这两年的国内登山景区特别喜欢搞的一个游乐项目就是“高空玻璃栈桥”。动辄几百米高空,在两座高山之间搭建的透明玻璃桥,如果要是再伴随阵阵强劲的狂风,别说是上去走走,光是远远看着都觉得有些骇人。在玻璃栈桥上“恐高”情有可原,然而,如果你发现有朋友在高层办公室中都怕得不行,甚至满头大汗、心跳加速、难以正常思考,就需要留意了——你的朋友可能是得了“恐高症”!恐高…...科普中国
- 59
反思,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生动描述了心理创伤后遗症。那么在灾难发生之后,一遍遍的播报新闻,算不算再揭他人伤疤呢? 不专业的提问,可能在践踏伦理。|网络图片 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据新华网报道,截至5月23日已有21人遇难。然而,事故发生第二天,白银电视台就重播了比赛开幕式,不少网友直言,“这是对受害者家属的二…...科普中国
- 20
表白失败,一种比战争压力更痛的痛
作者 | 唐义诚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又是一年520,对有的人来说,是爱情的吉日,已经奏起幸福的凯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爱情的忌日。向暗恋已久的对象表白,成功了甜甜蜜蜜,失败了凄凄惨惨戚戚。 相信体会过一段“情伤”的朋友都有体会——感情上遭遇的挫折似乎尤其地痛,而且通常情况下,这种痛会伴随你很长一段日子。为什么“心痛比快乐更真实”?情感上的经历会给人带来什么心理创伤吗?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科普中国
- 21
大学生因人际冲突想不开?这4个方法帮助走出心理困境
王慧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刚上大学时对自己大学的生活有很多美好的期待。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王慧与同学相处时常有摩擦,最近与相处两年的男朋友不欢而散。她觉得自己很没用,活着很累想结束生命,又想到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应该好好地活着,因此寻求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诊断,王慧处于抑郁和焦虑的状态,需要服用药物来改善现在的情况。 刚进入大学,很多学生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父母宠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很难换位思考。…...科普中国
- 25
看着孩子高高兴兴去学校?平时看着开心、幽默的人也会抑郁
某校中学生坠亡事件调查结果公布:从视频证据来看,这个年轻的生命的确是死于自杀。 回顾事件初始,这位母亲曾提到,“事发前她看着孩子高高兴兴去学校…”,我们为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但更需要警惕,即使是平时看着开心、搞笑、幽默的人,也会抑郁。 喜剧大师卓别林有个段子,一个得了严重抑郁症的人去看医生,医生说:“最近我们城里来了一个特别幽默的人,已经在街上讲了三天笑话了,所以全城的人这几天都过得特别开…...科普中国
- 66
为什么“情感上的痛苦”会让人很受伤?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摇滚乐队R.E.M。唱起“Everybody hurts sometimes”(每个人都有受伤的时候)时,他们唱的并不是腰疼或脚踝扭伤,而是指情感上可能遭受的强烈痛苦——比如失去一个珍爱的朋友,或者分手后痛不欲生的感觉。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将被拒绝或者失去等情感体验比作心痛呢? 简而言之,这种类比有助于我们的生存。对人类而言,疼痛是一个表明危险的信号,例如,当把手放到滚烫的炉子上时…...科普中国
- 81
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害怕噩梦?
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人开始做各种奇怪的梦。在受病毒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以及采取严格封锁措施的国家,这种现象似乎更为明显。对亲人和个人健康的担忧,对隔离的焦虑,突然间都与其他世俗的想法混杂在一起,让一些人在混乱的梦境中醒来。 有些梦就变成了噩梦。在疫情期间,人们做噩梦的报告也有所增加,年轻人、女性和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的人风险最高。不过,在创伤研究者来说,噩梦的增多并不奇怪…...科普中国
- 11
健康生活?你必须知道这两个角色
我们经常说,“钱可以买来保健品,但买不来健康。”事实果真如此吗?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通常由收入、职业、就业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有医疗保险等条件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特别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更是直接反映在了人们的健康和寿命上。新冠疫情暴…...科普中国
- 65
❯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