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蔬菜比普通蔬菜营养价值高?
流言: 营养、健康、新鲜是当下人们对日常饮食的追求趋势,特别是进入高温天气之后,大家的胃口也变得略显“疲软”,对烟熏火烤和浓油赤酱的重口味兴趣缺缺,反倒是各款绿色蔬菜成为美食达人们在社交软件上发布内容的主角。在这些点击量超高的菜单中,有几款看起来不太眼熟的“洋”蔬菜出镜率尤其高,其中的代表就是羽衣甘蓝、抱子甘蓝、洋蓟、芦笋。很多人认为这些“洋”蔬菜比我们日常买的蔬菜营养价值高。 ▲ 图:小红书截图…...科普中国
- 61
吸烟会影响前列腺健康?
流言: 2018年全国成人烟草流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我国≥15岁人群中,男性吸烟率为50.5%,女性吸烟率为2.1%。吸烟会对男性前列腺有影响,发生癌变的几率增加。 真相: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老年男性。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位列男性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第6位和第7位。 吸烟是前列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科普中国
- 20
男性吸烟会影响性功能?
流言: 2018年全国成人烟草流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我国≥15岁人群中,男性吸烟率为50.5%,女性吸烟率为2.1%。吸烟可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且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越高。 真相: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正在吸烟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研究也发现,吸烟与勃起功能障碍之间有密切关系,且我国吸烟者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会随每天吸烟量的增…...科普中国
- 19
吸烟会导致皮肤老化?
流言: 吸烟会影响颜值吗?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那它究竟是如何影响外貌的呢?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只能给出一个含糊的答案或猜测。很多人认为吸烟会导致皮肤老化加快。 真相: 2010年,《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综述《吸烟与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吸烟促使皮肤老化的机制。 吸烟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皮肤,另一方面通过进入体内间接作用于皮肤。 借助于吸烟动作,烟草燃烧过程中产…...科普中国
- 62
仰头玩手机可以预防颈椎病?
流言: 全天低头族、手机依赖症……总之,无论是996的日常搬砖还是好不容易放个假的深度宅,对我们脆弱的颈椎都是一种压力,时间一长,颈椎病就不请自来了。很多人听说长期低头对颈椎不好,于是开始没事就仰着头,在床上趴着身子仰着头玩手机,以为这样可以缓解颈椎压力。 真相: 事实上,长时间仰着头和低着头对颈椎的压迫是类似的,只是方向不同罢了。对于颈椎病,科学的对待方式是怎样的呢?首先,可以适当活动颈部,锻炼…...科普中国
- 22
颈椎病不能随意按摩?
流言: 全天低头族、手机依赖症……总之,无论是996的日常搬砖还是好不容易放个假的深度宅,对我们脆弱的颈椎都是一种压力,时间一长,颈椎病就不请自来了。 年轻人尚且如此,老年人们的情况更不乐观。这不,大爷大妈为了缓解颈椎问题,开发出了各种看上去非常野的花式锻炼大法。 截图来自网络 不过,像这种“公园里大树吊脖子”的方法治愈率为零,危险性还极高,幸好真这么干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或多或少都会选择一些看起…...科普中国
- 39
颈椎病可能导致瘫痪?
流言: 全天低头族、手机依赖症……总之,无论是996的日常搬砖还是好不容易放个假的深度宅,对我们脆弱的颈椎都是一种压力,时间一长,颈椎病就不请自来了。颈椎病不是小问题,严重的话会导致瘫痪。 真相: 颈椎病其实是一类病的总称,并不仅仅是脖子疼或胳膊麻这么简单。医学上颈椎病根据病变位置不同有多种分型,如脊髓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包括头、脖子、肩膀或者胳膊觉得疼痛、不舒服,有的人会一直疼,有的人…...科普中国
- 25
猴痘蔓延至30国,它会成为新的大流行吗?
作者:返朴 确是一项挑战,但不必人心惶惶。 今年5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关于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的最新声明,声明指出,截止5月26日,全世界共有23个国家发现了257例确诊的猴痘病毒感染病例...科普中国
- 32
猴痘是依靠猴子传播?
流言: 光洁的皮肤上,突然出现一片片疹子,随后不断鼓起一个个脓疱,人们惨叫着拼命抓挠自己,倒在地上抽搐然后死去…… 幸好,这只是科幻片或恐怖片里,经常用来展示某种病毒有多么凶恶的桥段而已,原因自然是“脓疱”这种症状足够清晰易懂,又有视觉冲击力。 而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很多病毒会让人在感染后起脓疱(当然,过程绝不会像电影那么快),最近经常出现在新闻里的猴痘,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认为猴痘是一种靠猴子传播…...科普中国
- 25
猴痘对我们会产生致命影响吗?
流言: 光洁的皮肤上,突然出现一片片疹子,随后不断鼓起一个个脓疱,人们惨叫着拼命抓挠自己,倒在地上抽搐然后死去…… 幸好,这只是科幻片或恐怖片里,经常用来展示某种病毒有多么凶恶的桥段而已,原因自然是“脓疱”这种症状足够清晰易懂,又有视觉冲击力。 而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很多病毒会让人在感染后起脓疱(当然,过程绝不会像电影那么快),最近经常出现在新闻里的猴痘,就是其中之一。猴痘很可怕,会危及我们的生命。…...科普中国
- 71
“睡眠惊跳”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没法改善?
流言: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感受: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忽然全身剧烈抖动一下,感觉像是在高高的悬崖上不受控制地往下坠,接着整个人就惊醒过来。这种现象叫做“睡眠惊跳”,亦称“入睡抽动”或者“入睡前肌阵挛”。很多人认为睡眠惊跳没办法解决。 真相: 睡眠惊跳虽然不会让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却对我们的睡眠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影响了我们的睡眠质量,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睡眠质量,避免和减少睡眠惊跳出现的几…...科普中国
- 20
想消灭入侵物种,靠吃就可以?
流言: 许多人在探讨保护地球的时候会忽视物种入侵的问题。人们认为遇到入侵物种无需上报,靠吃解决它们即可。 新浪热榜 真相: 或许你有一个大大的疑惑:既然外来入侵物种这么难搞定,那么咱们能不能发挥特长,靠吃解决它们?这个想法是很好,但也很“天真”。 比如,困扰我国很多年的凤眼蓝(俗称“水葫芦”),那是连猪都嫌弃的湿垃圾;还有福寿螺,虽然它长得和田螺很像,但因为其体内含有大量寄生虫,所以绝不能轻易食用…...科普中国
- 96
发现入侵物种可以自行处理吗?
流言: 许多人在探讨保护地球的时候会忽视物种入侵的问题。人们认为发现了入侵物种可以自行处理,不需要相关部门出动。 真相: 为了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我们必须了解一下入侵物种的“可怕”之处。 入侵物种的10086种变形 入侵物种极为狡猾,有时候在不经意间,一些极易忽略的危险就悄然而至,比如,植物杀手“加拿大一枝黄花”、如见人就咬的红火蚁等。这两个侵袭者可谓…...科普中国
- 66
入侵物种很难被斩草除根吗?
流言: 许多人在探讨保护地球的时候会忽视物种入侵的问题。人们认为外来的物种入侵很难被彻底铲除。 真相: 提到保护环境,我们能想到并行动的事情有很多,但有一个对地球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却时常被忽视的问题,就是物种入侵。 为什么入侵物种难以被斩草除根? 也许在不了解入侵物种之前,有朋友会疑惑,入侵物种真的那么可怕吗?也许情况也没我们想的那么严重? 但根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国土之上,已发现400多种“全面”…...科普中国
- 44
癌症为什么会复发、会转移?谜底揭示攻克恶性肿瘤新策略
作者:返朴 癌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厮杀,还有太多谜团。每一次探寻,都带来新的希望。 事情过去已有七年了,可当时失落的感受至今依然清晰。 那是2015年的一天,我拿到一位病人的肿瘤组织DNA测序结果,她的肺癌已经转移到了脑部,但是在报告里我找不到半点可以指明治疗靶标的基因改变,同时,另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数据显示,几乎每条染色体在结构上、数目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正常细胞中,每条染色体有两份拷贝,…...科普中国
- 34
捏住老虎的后颈,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丨奇怪的动物知识
作者:返朴 养猫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如果猫不听话,捏住它的后颈,喵星人就老实了。如此神兽都能一手掌控,那么大猫(老虎)呢? 这种行为普遍存在,当然首先得是小老虎,以及其他一些婴儿时期的动物。不限于猫科,啮齿类动物,如老鼠、松鼠的母亲也会用咬住后颈的方式来控制幼崽。 成年的动物很少会有这种反射行为了,所以要降服它们,千万不要通过滑铲或者捏后颈之类的方式。其次,生物力学上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它的体重和大小…...科普中国
- 44
为什么现在的药不如以前多,也不如以前有用了?
作者:返朴 也许在技术手段更加发达的现代,思考变成了一件更加容易的事情,但如何产生有意义的思考却一如既往地具有挑战性。 科学的巨人和一群幸运的鸡 故事要从57岁的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一群幸运的鸡说起。 57岁的巴斯德已经在科研界享有盛名,他可能没有想到,他此生最大的成就(之一)正在不远处向他招手。当时他正在研究鸡霍乱,在培养芽孢杆菌(鸡霍乱的致病菌)时,他意外将他的培养物遗忘在了…...科普中国
- 14
辉瑞口服药可有效治疗轻症,但无法预防新冠
作者:返朴 4月3日上午,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在官微上发布了“8省市已用上辉瑞新冠口服药,患者病毒载量明显下降”(1)的新闻,称普通型和轻型患者服用了5天疗程的Paxlovid后,“病毒载量明显下降,出院时间可缩短至5-7天。”这一消息无疑为国内当前严峻的抗疫形势增添了振奋人心的亮色。澎湃新闻、环球时报、财经网等各大媒体也纷纷转载了这一消息。 但是,这篇新闻中写道,除了防止轻症、中症患者的病情向…...科普中国
- 56
蔬菜里的农药必须用果蔬清洗机清理?
流言: 健康的饮食就得“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但蔬果的农药残留却埋下了健康隐患——经常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可能会危害健康。很多人要想去除果蔬农药,入手果蔬清洗机很有必要。 真相: 对于果蔬清洗机的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说很有用,也有人说是智商税,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01 泡沫多?但这啥都说明不了 在很多蔬果清洗机的宣传页面,都会放有一张“洗肉”的图片,周围布满了泡沫,商家称这是因为肉中的…...科普中国
- 22
果蔬清洗机洗出来的蔬菜比手洗干净?
流言: 经常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可能会危害健康,比如诱发慢性病、甚至会增加患癌风险。为了吃得更健康,很多人都会选择入手一台果蔬清洗机。人们认为果蔬清洗机洗出来的蔬菜比手洗干净。 真相: 对于果蔬清洗机的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说很有用,也有人说是智商税,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先说结论,果蔬清洗机是有一些效果,但绝不是不可替代的必需品。 01 常见的果蔬清洗机都有啥技术? 臭氧技术:最早出现在市面…...科普中国
- 70
得过新冠,还会感染奥密克戎吗?
流言: 一些人对奥密克戎警惕性下降,原因是,觉得得过新冠就不会再感染奥密克戎了。 真相: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目前的相关研究都表明,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患者,痊愈后仍然可能再次感染。具体到奥密克戎来说,2022年3月底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关于重复感染的研究发现,感染新冠后314天(中位数),对奥密克戎的保护率只有56%。好在,重复感染患者的重症率及死亡率都大大下降了。 图虫创意 此外,就算是感染过奥…...科普中国
- 25
❯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